富民散旦花箐村村民搬进洋房
发布时间:
2016-07-13
在农村,很多地方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漏雨、潮湿、不隔音,想住上像城市里一样的板房,成了很多农村人的“住房梦”。

在农村,很多地方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漏雨、潮湿、不隔音,想住上像城市里一样的板房,成了很多农村人的“住房梦”。近期,富民县散旦镇花箐村的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完成,圆了花箐村村民的梦。
新家初建成 出行很方便
6月30日,当记者跟着昆明市扶贫系统的扶贫工作队到达富民县散旦镇花箐村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四周青山环绕,遍山绿油油的玉米苗,在半山腰上有好几十栋刚建好的小洋房,统一的建筑材料,统一的建筑风格,乍眼一看,还以为是到了哪里的度假山庄。这就是花箐村刚建好的美丽乡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房。
此时,土生土长的花箐村村民沙武,欢乐地哼着民谣正在自家门前打扫建设房屋剩下的沙土。
“这一栋房子是我家的,有两层8间房子,还有一个车库。”沙武笑着告诉记者,原来他们整个村都住在离这里几公里的山上,山路很狭窄,大一点的车辆不能通行,只有摩托车可以上去。“原来,我们到村委会需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到,现在就住在村委会旁边,去集市买东西也方便了,我再也不用从山上早早走下来送女儿上学了,可以直接坐车把她送到学校。”沙武说。
在沙武的印象中,自己很小的时候就住在山上,刚开始还没有自来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生活十分不便。加上整个村村民所住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抗地质灾害的性能不强。“从前土木结构的房屋,一到下雨的时候就会漏雨,特别潮湿;天气炎热的时候,在屋子里也热得不行。”沙武介绍。
“政府补助+自筹资金”建新房
与沙武不同,花箐村的村民关华家只建了一层的房屋,但是说到搬家这件事,他也是开心得不得了。“我家山上的房子最多再过五六年就要倒了,现在搬下来了买东西方便了,还可以健身,村里有亭子,累了可以去坐坐。”他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这次他们家建房时只决定建一层。“建一层房子,除了政府补助的钱,我们还花了近8万元,看着新房的建成心里很开心。”关华说。
花箐村距散旦集镇5公里,属于坝区,位于轿子山旅游专线沿线,交通优势明显。散旦镇,沙营村委会花箐村现有农户56户,人口2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840元,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625.9毫米,以种植水稻、茭瓜、玉米、板栗、核桃等农作物为主。
“该搬迁项目于2013年启动建设,前期通过多部门实地勘察论证,完成了新村选址、详细规划设计、地勘设计等。主要整合地质灾害整村搬迁项目,美丽乡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6个。” 散旦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该项目共投入资金2440万元。其中,整合国土资源地质灾害整村搬迁项目资金400万元;整合美丽乡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资金110万元;整合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整合市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整合村容村貌整治项目资金50万元;整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240万元;农户安居房建设自筹资金1490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成,部门村民已经搬进新家。
相关新闻
分享到